□本報記者孟偉陽
  “我要跳樓,你們都不要攔著我!”今年4月4日下午,一陣吵鬧聲打破了上海市長寧區新視界眼科醫院的寧靜。曾在此接受近視矯正治療的王麗(化名)患上了乾眼症,她認為乾眼症與矯正手術有關。與醫院多次交涉未果後,王麗選擇了揚言跳樓自殺的方式表達訴求。幾天后,在長寧區醫調委調解下,醫患雙方最終達成調解協議。
  這起醫患糾紛的成功化解,得益於長寧區近年來打造的獨具特色的“1+2+3+X”區域化大調解體系。醫調委所代表的醫患糾紛調解平臺在大調解體系中就屬於“X”個平臺之一。“一個中心”“兩個輔翼”“三級網絡”“X個平臺”,構成了長寧區域化大調解體系。
  在整個體系設計中,長寧大調解在原區、街、居三級人民調解網絡基礎上,按照“區做專業、街鎮打基礎”的原則,在區層面成立“長寧區大調解服務中心”(即“一個中心”),並通過勾聯區訴調對接平臺、訪調對接平臺(兩個平臺即“兩個輔翼”)及由此派生出的諸如交通、物業、醫患等若干個專業行業調解平臺(“X個平臺”),整合區域司法、行政、社會、高校、企業相關專業資源,將人民調解與司法調解、行政調解更加緊密銜接。
  “長寧區大調解服務中心”這一樞紐式功能性綜合平臺位於東虹橋法律服務園區,由接待咨詢區、調解服務區和綜合樞紐區組成。在線上,中心通過開發的“長寧大調解信息系統”,勾聯起區域內各級各類調解組織,使之成為全區大調解的樞紐。在運行模式上,中心由樞紐式社會組織——“長寧區人民調解協會”負責運作,並通過項目化購買做實大調解“培訓、實訓、孵化、樞紐”功能,政府通過落實購買服務政策進行支持。
  長寧區司法局局長張謝定告訴《法制日報》記者,以長寧區大調解服務中心為“大腦”的大調解體系通過信息化支撐再造調處流程,通過樞紐型運作引導多元參與,通過專業化支持夯實基層基礎,基本實現了系統化、專業化、社會化的調解體系建設目標。
  值得一提的是,在訪調對接工作中,長寧區在區信訪辦接待大廳設置“長寧區信訪糾紛人民調解工作室”。信訪接待大廳負責對信訪案件進行分類,從中篩選出適合調解的案件,移送調解窗口進行調解。訪調對接平臺則有效勾聯訴調對接平臺及其他專業人民調解平臺,並加強與街鎮司法信訪綜合服務窗口的協作聯動。
  “訪調對接充分尊重矛盾糾紛當事人的意願,工作室的建立也使得信訪糾紛有了新的突破口。”張謝定認為。
  今年6月以來,長寧區信訪糾紛人民調解工作室共受理委托調解信訪糾紛14起,調解成功7起,其中疑難信訪案件兩件。截至2014年10月,各街道(鎮)司法信訪綜合服務窗口成功調處信訪糾紛722件。
  張謝定表示,長寧區域化大調解體系建設實現了矛盾糾紛化解“系統、聯動、有效”的綜合目標和管理機制的創新突破,入選2013年度上海市“創新社會治理,深化平安建設”十佳示範案例。
  數據顯示,近年來長寧區矛盾糾紛調解成功率始終保持在95%以上。截至今年10月底,長寧區矛盾糾紛調解成功率為96.8%,同比上升1.9%。
  (原標題:信訪糾紛對接民調平臺找到突破口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wtdlaiynbmmq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